- 张慧芳;贺静;崔发周;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长期致力于解决“知行分离”“理实脱节”的问题,而对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较为忽视,难以适应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基于此,以多类主体访谈获取数据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并构建了高职院校“知情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框架,提炼出该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路径。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情行互彰、知情互构、知行互融,构成要素涵盖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实施路径则涉及综合性人才培养生态构建、“三师型”教师培养、评价改革等多个层面。
2025年03期 v.23;No.97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震;曹照洁;
“岗课赛证”融通是一种以课程为核心,深度融合工作岗位、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学改革新模式,旨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该模式以“课”为聚焦点,整合岗位能力要求、竞赛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体系等多元要素资源,优化课程内容,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和综合育人的统领作用。通过构建“岗课”融通,理实并重育人机制、“课赛”融通,“创践”并进育人机制、“课证”融通,育训并举育人机制,促进“岗课赛证”四位一体全方位、全过程融合,建立起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制度保障体系。
2025年03期 v.23;No.97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强;翟宇环;
针对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基于“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逻辑,以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相关专业为例,基于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双主体育人的理念,围绕教学层面,进行“岗课赛证”一体化设计,紧扣岗位技能标准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发挥大赛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证书体系,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打造校企互兼互聘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开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为培养从事进出口货物报关、关务咨询和国际货运代理等工作的高质量人才提供保障。
2025年03期 v.23;No.97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7K] [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骅庚;黄辉;
数智融合为高职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精细化的教学评价等。然而,改革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不足、教学资源数字化程度欠缺、虚实共生能力不足、教学内容与方法脱节于数智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单一等。为突破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以“主体结构检测”课程为例,将数智融合覆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形成全流程数智化育人的新路径。
2025年03期 v.23;No.97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环;向程;李月娴;龙群才;
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基于当前智慧文旅产业发展所契合的人才规格及需求,分析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并从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的适配性不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度不够、课程内容重复化与碎片化仍然存在、课程评价情境化与真实化仍需提升等四个方面剖析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存问题。为紧密对接智慧文旅发展的新态势及对应人才的新要求,提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核心,锻炼专业核心技能”“以多元评价为手段,健全课程评价机制的具体举措”等优化路径,以期能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推动智慧文旅向新向质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2025年03期 v.23;No.97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泉汝;杜守建;姚珍珠;邵子越;
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分析智慧水利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关键支撑要素,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建设模式及其应用成效。同时,剖析基地建设面临的技术集成难、师资短缺、行业衔接不足等挑战,并提出优化路径,以助力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推动智慧水利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23;No.97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艳娇;闫军;赵红美;孙蕊;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墨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曾得到众多国学大师的高度称赞。在分析国内1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重点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树立职教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民族勤俭美德三个方面阐释了墨家思想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价值意涵,认为传承墨家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知行合一意识、协同创新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动力;根据对课程目标和课程改革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墨家思想融入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学篇目和教学策略,认为应采用“历史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增值性教学评价方式。
2025年03期 v.23;No.97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琼;
现有的学生成绩分析方法多依赖于单一维度的成绩数据,难以反映学生多元学习表现。从课程类型的宏观视角出发,运用K-means算法对学生的三类课程平均分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表明,学生在三类课程中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针对聚类结果各个群体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同时,从学生、教师与教学管理者角度提出具体建议:学生应主动参与实践与操作任务,提升综合能力;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差异化教学任务;教学管理者需依据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优化课程设置并提供精准资源支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
2025年03期 v.23;No.97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